写在前面:
其实很早就想写这篇文章了,但从曲目的挑选、版本的辨析,到背景的调查和一些音乐理论的探讨,再加上拖延症的助攻,前前后后花了有挺久的时间,终于写出这篇1.7万字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另外,吸取了上次写音乐推荐时wyy链接容易崩溃的教训,我给每个曲子找齐了哔站和油管的版本,窗口选项的排列顺序仍然是我的推荐顺序,所以仍然建议您挂梯畅游。
关于勃拉姆斯的作品,本次并没有加入声乐作品和匈牙利舞曲的部分,以其与主线有所脱离加之篇幅限制。




        1896年,克拉拉逝世,63岁的勃拉姆斯收到电报,立刻赶往法兰克福。由于心情丧乱,坐上了相反方向的列车,等到勃拉姆斯赶到时,葬礼已经结束,他已经见不到克拉拉最后一面了。十字架下,是四十年未见的爱人和终身无法启齿的情感,他不禁老泪纵横。他一个人站在坟前,把小提琴架在肩上,拉了一曲小提琴,而后便悄然离去。第二年春天,勃拉姆斯在维也纳死去。

        人们总是说,勃拉姆斯的情感是克制的,但我觉得,他不仅没有掩藏自己的情感,更是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舒曼死后,勃拉姆斯再没有理由呆在克拉拉身边,他离开克拉拉所在的城市,从此便天各一方。然而他们的联系还是如此微妙,勃拉姆斯帮助克拉拉开演奏会,资助她抚养孩子,将自己所有作品第一时间寄给克拉拉,由她来首演。他终身未婚,写了许多情书给克拉拉,最后都没有寄出,付之一炬。

        情无所寄,遂倾于乐。勃拉姆斯的音乐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时而舒缓,时而紧张,或是轻柔,或是夸张,偶尔歇斯底里,音符游走如思绪,突然的割裂感又是如此恰到好处。

        让我们从这首小夜曲开始吧……


Ⅰ  D大调第一小夜曲第四乐章

       Serenade No.1 in D major, Op.11:4. Menuetto

来自荷兰皇家音乐厅的版本
—第四乐章31:40~35:05—

        此曲写作于1857年,即舒曼逝世后的第一年,他担任了一个对他发展成为作曲家至关重要的职位——德特莫尔德宫廷的钢琴、室内乐师和合唱指挥,这让他取得了作为指挥的最初经验,尽管他在早年与罗伯特·舒曼的合作中已经研究过配乐技巧,但滞回的经验对于他的后续创作而言依然是物价的。然而,他也清楚的明白,这也意味着他将离开杜塞尔多夫,离开朋友病痛的回忆,离开他对嫂嫂克拉拉不切实际的爱。

        在德特莫尔德宫廷的职位对这样一位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年轻作曲家来说是理想的,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可以在自己的家乡汉堡醉心于音乐,终于可以把那些黑暗的日子抛在脑后。小夜曲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境下诞生的,彼时他的内心安静平和,有一丝淡淡的伤感,就像这如水的旋律。


Ⅱ  B大调钢琴三重奏第三乐章 (初版)

       Piano Trio No.1 in B Major, Op.8:3 Adagio (1854 Version)

        B大调钢琴三重奏是勃拉姆斯的第一首室内乐作品,最初版本发布于1854年,最初版本的第三乐章强有力地代表了勃拉姆斯对标准奏鸣曲式的反抗,而行谱上不仅有他朝气蓬勃的青春精神,也暗藏着勃拉姆斯成熟时期风格的影子。Donald Trisman认为,勃拉姆斯一个清晰的特点是*“避免清晰在相邻的两个部分之间进行明确的分割”*,在这一版本中,这一特点尤为凸显。

        另外注意,目前网络上主流的版本(包括最著名的王健版)都是1891年的Revised版本。


Ⅲ  降A大调第十五号圆舞曲

       Waltz in A-Flat Major, Op.39: No.15

郎朗和吉娜的四手联弹版本真的好好磕!

一个韩国乐团改编的弦乐四重奏~

        此曲完成于1865年,是一首短小的钢琴作品,非常婉转却热烈的抒情,对主题的不断重复像海浪一样一次次拍打向岸边,时而粗犷时而细腻,时而舒缓时而紧张,在短短的几句如诗的旋律中,复杂的情感喷涌而出。

        有意思的是,纵使勃拉姆斯有如此之多饱含深情的作品,他最享誉世界的仍然是两首随意写作的小品——《勃拉姆斯摇篮曲》和《降A大调圆舞曲》。每当我听到这首曲子,总觉得它是一首残缺的作品,仿佛是在奏鸣曲的主部主题戛然而止了。我找遍了全网,到处是它的改编作品,有弦乐重奏的,有管弦室内乐的,却没有人在长度上进行扩写的。也许,戛然而止,就像勃拉姆斯突然离开杜塞尔多夫那样,才是最好的归宿吧。


Ⅳ  c小调第一交响曲

       Symphony No.1 in C Minor Op.68:4 Adagio

大名鼎鼎西蒙拉特时代的柏林爱乐乐团
—第四乐章空降29:48—
—高潮部分空降37:59—

—高潮部分空降5:15和9:03—

来自黑森州广播乐团(法兰克福广播乐团)的版本

        云友曰:
        不开心时,听莫扎特,好像一个天真的孩子和你说:世界多美好,为何要不开心?伤感时,听肖邦,仿佛一个的挚友和你说:我也很痛苦,咱们一起分担。受打击时,听贝多芬,他会告诉你,宇宙有多广阔,人类有多渺小,这点悲伤算什么。绝望时,听勃拉姆斯,你会发现自己还有能够爱的灵魂和鲜活流淌的生命。

        勃拉姆斯在这部作品上倾注了21年的心血,从1855年写到1876年,从一个天才少年写到中年老成,一是因为勃拉姆斯对自己一贯的严格要求,二是贝多芬巨人的脚步令之后的交响乐创作实在举步维艰。在21年的创作中,作品的不断推翻重建、洗涤积淀,作品气势宏伟却不缺青春明快,更充盈的是蓬勃生长的浪漫主义气质:曲调浓郁饱满富有变化,情感热烈丰沛富有张力。

        第四乐章是赞誉最高的一个乐章,从篇幅来看也是勃爷最重要的一个乐章,其采用省略展开部的奏鸣曲式,从开头的突然轰鸣,到弦乐绵长和弹拨的切换,曲调充满了冲突和释放,将内心的郁结的苦闷和痛快的释放表现得淋漓尽致,丝毫不加掩饰。呈示部主部主题悠扬明快,有春意盎然之感,其间有贝爷“欢乐颂”的影子,但私以为其表达更胜之;副部主题流畅婉转,弦乐的弹拨好似坚定的步伐……

        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与贝爷的欢乐颂有着相近的主旨,都是“摆脱苦难、走向光明”,与之不同的是,贝爷用饱满热情的旋律从宏大的视角描绘了一条坚定地通往彼岸的坦途,而勃拉姆斯却强调如何一步步从矛盾中挣扎起来仍不忘记追求光明。


Ⅴ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 ⭐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77:II Adagio

奥伊斯特拉赫版本
—第二乐章23:10~31:56—

浴火的奥古斯丁版本
—第二乐章23:26~32:40—

       1853年,在一次旅行演出的路上,勃拉姆斯初次拜访了约阿希姆。虽然约阿希姆仅仅年长勃拉姆斯两岁,但届时他已是国际知名的小提琴家,而勃拉姆斯不过是一位无名的青年作曲家。勃拉姆斯15岁便心醉于约阿希姆演奏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如今的相见使他欣喜若狂,生来沉默寡言的勃拉姆斯忽然打开了禁锢,把自己的各种各样的苦恼和抱负都倾吐了出来,并坐在钢琴前毫无顾忌地弹起自己的作品。约阿希姆对初次见面的这位青年的才华大为惊异,当即写信向舒曼夫妇推荐,从此,勃拉姆斯的大名才开始在德国音乐家之间广为流传。时隔多年,直至1878年,为了报答知遇之恩,勃拉姆斯写下这首作品。

       第二乐章为慢板,富有古典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精神。从悠扬的单簧管和小提琴交织开始,用简单而缓慢的琶音构建出舒缓美妙的曲调。这看似平淡的曲调却富于变化,时而有小提琴的高音凄切,时而有管乐的婉转曲折,也有像第一节末尾那样强有力的收尾,将心境的每一道沟壑刻画得淋漓尽致。

       许多人常说,勃拉姆斯的音乐是克制的,我并不赞同这样的说法。在他的音乐中,有风平浪静,也有感动和喜悦,亦有多情与悲恸,多种感觉的交织,不仅让他的曲式突破了一般的结构和节奏限制,更是让他的曲风游走在古典主义的典雅庄重和浪漫主义的自由华丽,行如流水,无关感性和理性,这才是真正的“浪漫”。


Ⅵ  G大调第一小提琴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

       Sanata for Voilin and Piano No.1 in G Major, Op.78: I.Vivance ma non troppo

比较经典的帕尔曼&阿什肯纳齐版

       1896年,当年过花甲、两鬓斑白的勃拉姆斯终于赶到波恩,克拉拉的葬礼早已结束,白色花瓣散落满地,空空荡荡的教堂里寂静得能够听到自己心中想象的那花瓣坠落的声音……又是这样一年夏天,就像几十年前勃拉姆斯离开杜尔塞多夫一样,克拉拉离他而去了,只是这一别便是永远。墓园的十字架下,他不禁老泪纵横,却还是强忍着泪水,拿起小提琴,为克拉拉献上了最后一曲。有人说,那首曲子便是G大调第一小提琴钢琴奏鸣曲。

       此曲写于1878年,正值勃拉姆斯创作的黄金年代,这首奏鸣曲也是他最爱的作品之一,刚刚完成,便在他给克拉拉的信中捎上了这首曲子。钢琴和小提琴的声音相互映衬着,相互陪伴,相互交织,就像如胶似漆的恋人。赋格中,此起彼伏的热情如潮水涌来,而后的时强时弱就像水中倒映的点点星光;展开部的开始(3:30左右),主旋律由钢琴担任,小提琴拨弦作为伴奏,清脆之声有柳暗花明之感;活泼的快板行至终末,钢琴厚重感的营造和凄厉的小提琴声对比鲜明,迸发出有力的结尾。


Ⅶ  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

       Piano Concerto No.2 In B Flat Op.83:3 Andante

柏林爱乐切里比达奇版本
—第二乐章20:31~30:26—

齐默尔曼版

郎朗的杀马特师妹——王羽佳版
—第二乐章18:04—

勃拉姆斯的朋友Theodore Billroth(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作为钢琴家和小提琴家的同时,也是一位外科医生和教育家)称,1881年写著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是勃拉姆斯从年轻走向成熟的标志, 不仅钢琴与管弦乐队部分融会贯通, 而且在常规的三乐章结构之中加上了一个谐谑风格的第二乐章成为四个乐章(在小提琴协奏曲中曾经有这样的尝试,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完成)。比起19世纪其他主要的协奏曲, Op.83的类型更像是交响乐。


Ⅷ  b小调单簧管和弦乐五重奏

       Quintet for Clarinet and String Quintet in B minor, Op.115:I Allegro

法国Ébène弦乐四重奏组合与巴赫曼版
—第一乐章0:00~13:02—

看似B站,其实也是油管[doge]

翻来覆去地听还是选中了最开始找到的版本

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的我:

第一次听到的版本(浙大校友演奏):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a411t7d3?spm_id_from=333.999.0.0&vd_source=2e7ebe7974d72f9a7ffba9a182445912

(不要试图在里面寻找我)

       在勃拉姆斯和理查德·慕菲尔德互相欣赏并建立友谊之前,他曾认为单簧管的艺术已经退化,然而在1891年慕菲尔德的一次私人独奏会上,他深深地被莫扎特的单簧管五重奏所吸引。就像四十多年前遇见克拉拉那样,难忍心中的迫切和激动,从此便发疯似的喜欢上这件乐器,并称它为“管弦乐队的夜莺”。

       1891年起,他围绕单簧管创作了众多管线作品,如 Trio for Clarinet, piano and Cello in A minor, Op.114、Quintet for Clarinet and String Quintet in B minor, Op.115、Sonata for Clarinet and piano, Op.120: No.1、Sonata for Clarinet and piano, Op.120: No.2 等等,而b小调单簧管和弦乐五重奏便是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一首。弦乐四重奏的基调为单簧管的进入创造了良好的氛围,而单簧管的穿梭为弦乐为主的旋律提供了强大的生命力,即使在旋律坠入深渊的爆发中,也保持了足够的张力。不同的演奏者对于这段爆发的处理不尽相同,加之勃拉姆斯乐曲本身旋律性不强,给了演奏者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成为了这首曲子有许多风格迥异的版本的主要原因。

       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勃拉姆斯的爱与热烈,那种冲破枷锁的炽热,没有节奏的限制,没有旋律的约束,行到此处便做舒缓,情到深处便突然紧张,那种看似对立的冲突性,却是他内心挣扎最真实的情感流露。人们常说勃拉姆斯是克制的,而我却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了毫不掩饰的浪漫与热烈。

       当年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的时候,其实感触不是很大,甚至有点不明所以(见彩蛋),但当真正了解勃拉姆斯,等到真正对他的作品有所理解,才会发现这是多么震撼的心灵碰撞!三个月后,当我对这首曲子爱不释手,在和小狐狸共用耳机听歌时都要拿出来分享时,她却靠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也不禁让我想起第一次听到op.115时那个强忍着疑惑(甚至开始思考音乐的本质是不是美的享受)的晚上……


Ⅸ  六部钢琴曲第二号间奏曲 ⭐

       Klavierstücke, Op.118:II Intermezzo: Andante teneramente

       Brahms Op.118作于1893年,晚年的勃拉姆斯作品以小品居多,几乎完全放弃了大型作品,然而正是在这些小品中,他的心境却是表露无疑的,A大调间奏曲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在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勃拉姆斯古典的一面,古典的调性和声使得曲调朴素而礼貌,对功能性联系的强调使得整曲听来舒适流畅,曲中也不乏巴赫对位法的加入。然而表达情感上却充满着浪漫与热情,富于变化的旋律将心境描绘得彻底而细致,所有热烈的情感在一黑一白的琴键和一轻一重的敲击中绽放。温柔、落寞、希望、回忆,有太多太多的情感在这里交织……



       1897年3月13日,老人病重,4月3日,巨星陨落。爱情经历:一次逃婚、一生守望。挚友:一位小提琴家、一位单簧管家、一位作曲家。性格:孤僻、固执、深思熟虑。音乐风格:一丝质朴、三分浪漫、很多热烈。


by Signalis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