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流电路是最常见的一种AC/DC转换电路,属于开关电源的一种,话不多说,闲来无事,简单整理一下4种整流电路。

半波整流电路

如图所示,半波整流电路中,变压器(同名)将电源和负载隔离,次级侧二极管只能正向导通。

0~π期间电压源处于正半周,这时变压器次级上正下负,二极管D1正向导通,电源电压加到负载R1上,负载R1中有电流通过;π~2π期间电源电压进入负半周,变压器次级上负下正,二极管D1反向截止。如此重复,从而滤去负半周电压,达到整流效果,因为其只取一半电压,故成为半波整流。

全波整流电路

因为半波整流只能得到一半的DC电压,其整流效率较低,于是通常人们更倾向于选用可以同时利用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的全波整流。

如果上一电路还不能很好地体现隔离电压源和负载端的作用,这个电路就能够很好凸显了,它能够自适应地改变“地”的位置以使负载电压永远为上正下负。全波整流的效果是将反向电压翻折到正向。

桥式整流电路

全波整流需要特制的变压器,制作成本较高且麻烦,于是桥式整流电路就诞生了,它利用四个二极管组成的整流桥对反向电压进行翻转。

在电源正半周时,电流由电压源正极经过D1、R1、D4回到电压源负极;在电源负半周时,电流由负极经过 D2、R1、D3回到正极。从而保证R1两端的电压始终是上正下负,其波形与全波整流时一致。

倍压整流电路

以上方法均只能使输出电压低于输入电压有效值,若要求输出电压大于交流电压有效值,可以利用倍压整流电路。

如图,在电源的正半周,D1导通,D2截止,C1充电,充电后C1两端电压接近电源电压峰值,方向为左端正右端负;在电源的负半周,D1截止,D2导通,C2充电,充电后C2两端电压接近C1两端电压与电源电压峰值之和,方向为下正上负。由于负载R1与C1并联,当R1足够大时,R1两端的电压即为接近2倍的电压源峰值。

当然,我们也可以重复这种结构,得到更大倍数的电压,然而其稳定性也会随之减小,波动幅度增大。如下图为三倍压电路:

也可也改进为多级n倍放大形式:


That’s all.


by Signalista